視頻:男護士告訴你當一名“男丁格爾”難不難? 來源:中國新聞網
穿鉛衣的“男丁格爾”:每日負重數十斤 患“大小腳”等職業病
中新網蘭州5月12日電 (閆姣 高瑩)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介入醫學科導管室,黨磊身穿30多斤重的鉛衣,穿梭在手術設備與器械庫之間。給主治醫生遞去血管鞘等手術用品之余,聽見患者呻吟,他便走過去,俯下身子安慰道,“放輕松,心態積極一點,手術做完就好了!
“國際護士節”之際,中新網記者聚焦護士中“綠葉”的“男丁格爾”,他們當中,有常年在“放射線網”中,參與生死搶救的“鉛衣衛士”,從業多年,有哪些堅守、付出和委屈?
護士在一臺手術中舉足輕重。身為該院介入醫學科的一名主管護師,黨磊好幾次第一時間發現術中患者并發癥狀,將其從死亡線拉了回來。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有一次一位患者在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突然窒息,他發現無回應后,緊急配合主刀醫生進行開放氣道、吸痰、輸液,“聽到患者‘哎喲’了一聲,方知人已救過來了,我們也特別高興!
黨磊坦言,醫生全神貫注做手術,而作為護師的他,需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情況,詢問其需求,進行心理疏導。除此以外,還需進行無菌耗材的清點查對、手術間物品和環境的準備、急救儀器設備的檢查和測試。
介入治療是一種新興治療方法,需要借助數字血管造影機的輔助,放射線是醫護人員每天躲不過的健康威脅。據測算,介入手術一天的輻射量相當于拍上千次胸片。所以醫護人員進入手術室前要穿戴防輻射鉛衣、鉛脖套,有數十斤重且密不透風,幾小時手術后,通常腰酸腿脹,衣物也被汗水浸濕。
記者試穿鉛衣僅20多分鐘,已微微冒汗,腳也有些酸。褪去鉛衣和手術服后,手臂上都是黏糊糊的汗液。而醫護人員有時要負重站立六七個小時,由于在手術中長時間負重站立,足踝及下肢靜脈回流不暢,他們會出現“大小腳”“蚯蚓腿”,鉛衣的重量使得他們彎腰駝背,患上職業病。
今年36歲的黨磊從醫11年,經歷過凌晨三點的緊急搶救,經歷過一天站十幾個小時的手術,每搶救成功一個患者,手術“小想法”被醫生采納,他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,會覺得“還是有點偉大的”。但有時貼心為患者考慮,卻不被理解時,他也會感到委屈,不過也會很快調整心態和情緒,繼續做好服務。
跟隨醫生查房、安排手術、做心電圖、配合手術、臨床資料隨訪、參與臨床科研……相比獲得更多尊重和崇拜的醫生們,護士更像配角,日常工作也較為瑣碎。黨磊說,過去男護士會被人看不起,但實際上搬運病人等體力活,顯示出男性在護理工作中的優勢。
在黨磊看來,雖然當初誤打誤撞學了護理專業,但看到經他照顧,患者病情漸漸好轉,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肯定后,他也慢慢愛上了這份工作,“患者的一句‘謝謝’,會治愈我們所有的疲憊和委屈!(完)
【編輯:杜萍】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,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[京ICP證040655號]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[京ICP備:05004340號-1]